甘肅八步沙“六老漢”三代人書寫綠色傳奇

           日期:2023-11-17     瀏覽:7    
                  茫茫騰格里,三代治沙情。是怎樣的決心,讓6位農民扛起治沙的鐵锨?是怎樣的堅守,讓子孫后代立下“黃沙不退人不退、草木不活人不走”的誓言?是怎樣的奮斗,讓不毛之地成為生機盎然的綠洲?



        戈壁灘,古道邊,荒漠連天;土也黃,天也黃,沙塵?,F……”40年前,甘肅省古浪縣飽受騰格里沙漠侵襲,其中最大的風沙口八步沙,更是一片不毛之地。

        1981年,郭朝明、賀發林、石滿、羅元奎、程海、張潤元等6位農民,自發組建集體林場——八步沙林場,聯合承包沙地治沙造林,義無反顧向茫茫沙漠發起挑戰,開啟了漫漫治沙路。

        篳路藍縷 綠色屏障護農田

        騰格里,蒙古語意為“天”,寓意茫茫流沙如渺無邊際的天空。作為中國四大沙漠之一,騰格里沙漠南越長城、東抵賀蘭山、西至雅布賴山,面積約3萬平方千米。在八步沙,騰格里沙漠以每年7.5米的速度向南推移,給周邊10多個村莊、超過13.3平方公里的良田和當地3萬多名群眾的生產生活以及過境公路、鐵路造成巨大危害,無數人被迫背井離鄉,逃離荒漠。“六老漢”不愿辛勤種下的莊稼屢屢被風沙侵襲,承包了7.5萬畝治沙任務,決定在八步沙種樹。治沙造林初期,條件設施簡陋,僅有一頭毛驢、一輛架子車、一個大水桶和幾把鐵锨。春秋時節,是壓沙栽樹的黃金期。為了趕進度,“六老漢”全家動員,6個家庭40多人全部上陣,還雇了不少鄰居去幫工。


        為了省時間,他們索性卷起鋪蓋住進沙窩里。沒有房子住,就在沙地上挖個壕溝,用柴草搭上個地窩鋪住。沒有爐子生火做飯,就用三塊石頭支口鍋,開水泡饃來充饑。大風一起,沙子刮到鍋碗里,吃到嘴里把牙齒咯得吱吱響。初期由于經驗不足,栽植的樹苗次年春季一場大風就能刮走六七成,但他們堅信“只要有活的樹,就說明這個沙能治”。經過反復摸索,最終探索出“一棵樹,一把草,壓住沙子防風掏”的治沙技術,總結出“稻草沙障+沙生苗木”“治沙要先治窩、再治坡、后治梁”等治沙模式,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明顯提高,第二年苗木成活率達76%、保存率達70%。經過近20年不懈努力,他們先后治理沙漠7.5萬畝,形成了一條南北長10公里、東西寬8公里的防風固沙綠色屏障,使近10萬畝農田免受風沙侵蝕,治沙效果初步體現。

        三代接續 誓把黃沙變綠洲

        青絲變華發?!傲蠞h”的兒孫從父輩手中接過了沉甸甸的鐵锨,治沙事業也翻開了新的篇章。


        2000年起,郭朝明的兒子郭萬剛帶領賀中強、石銀山、羅興全、程生學、王志鵬等第二代治沙人走進了八步沙,堅持“黃沙不退人不退,草木不活人不走”,并立下誓言:治沙的步伐一刻不能停歇,一定要把父輩肩上治沙這面大旗繼續扛下去。第二代治沙人主動請纓,向騰格里沙漠風沙危害最為嚴重、遠離林場25公里的黑崗沙、大槽沙、漠迷沙三大風沙口進發。累計在該區域完成治沙造林6.4萬畝、封沙育林11.4萬畝,治理區林草植被覆蓋率達到60%以上,治沙效果跨越式提升。2009年,林場引進市場機制,成立了古浪縣八步沙綠化有限責任公司,在麻黃塘治沙環路沿線完成治沙造林4.6萬畝,并承包15.7萬畝封禁保護區管護任務。2016年起,在完成黑崗沙、大槽沙、漠迷沙三大風沙口治理后,以年僅21歲的郭璽(郭萬剛的侄子)和大學生陳樹君等為代表的第三代治沙人來到八步沙林場。他們在傳承發揚前輩治沙造林精神的同時,不斷探索科學高效治沙造林的新路徑和新方法。在第二代治沙人的帶領下,引進了工程機械治沙技術,大規模壓沙治沙,不畏艱辛,接續奮斗。依托祁連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、三北防護林、規?;郎持紊车戎攸c生態建設項目,采取工程固沙與生物治沙相結合的措施,在縣城北部沙區風沙前沿和重點風沙口大規模開展治沙造林活動。累計完成治沙造林10.2萬畝、退化林分改造10萬畝,造林成活率達80%以上,實現了由沙漠到綠洲的轉變。目前,八步沙林場打破原有家庭聯戶式承包經營模式,成立了八步沙綠化有限責任公司,并利用八步沙獨特自然地理條件,建成相關設備齊全的林下養雞場,創建了“八步沙溜達雞”有機綠色品牌,“溜達雞”現有存欄量3萬只,每年出欄5000只,年收入可達50萬余元,實現了沙漠變綠、治沙人致富的目標。


        精神常在 樹新時代治沙楷模

        40多年來,“六老漢”三代人不懼惡劣環境和防沙治沙的艱難困苦,與干旱和風沙頑強抗爭。先后在八步沙、黑崗沙以及北部沙區完成治沙造林28.7萬畝,管護封沙育林草面積43萬畝,完成通道綠化近200公里,農田林網5000多畝,栽植各類沙生苗木4000多萬株以及花卉、觀賞苗木1000多萬株。在不毛之地的騰格里沙漠建起了綠色防沙帶和綠色產業帶,實現了沙漠變綠洲、綠洲變金山的轉變,為構筑西部生態安全屏障作出了重要貢獻。2019年8月21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省考察期間乘車前往八步沙林場。習近平舉目遠眺,察看林場整體風貌,聽取武威市防沙治沙整體情況匯報和八步沙林場“六老漢”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感人事跡。幾位林場職工正在進行“草方格壓沙”作業,習近平走過去,向他們詢問作業方法,并拿起一把開溝犁,同他們一起干起來。習近平對他們說,八步沙林場“六老漢”的英雄事跡早已家喻戶曉,新時代需要更多像“六老漢”這樣的當代愚公、時代楷模。要弘揚“六老漢”的“困難面前不低頭、敢把沙漠變綠洲”奮斗精神,激勵人們投身生態文明建設,持續用力,久久為功,為建設美麗中國而奮斗。任何事業都離不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,只要共產黨員首先站出來、敢于沖上去,就能把群眾帶動起來、凝聚起來、組織起來,打開一片天地,干出一番事業。至今,八步沙林場先后榮獲60余項榮譽稱號。中宣部授予古浪縣八步沙林場“六老漢”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“時代楷?!狈Q號。全國綠化委員會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、國家林草局授予古浪縣八步沙林場“六老漢”三代人治沙造林群體“全國防沙治沙英雄群體”稱號?!傲蠞h”中的石滿、張潤元先后榮獲“全國治沙勞動模范”“第四屆地球獎”榮譽稱號,第二代治沙人郭萬剛被授予全國“林業英雄”稱號。


        如今,八步沙林場堅持治理保護與開發利用并重,生態、經濟與社會效益相結合,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沙產業。林場主動引進現代企業管理理念,對林場進行股份制改革,形成了“公司+基地+農戶”的經營模式。建立“按地入股、效益分紅、規?;洜I、產業化發展”的公司化林業產業經營機制,幫助移民搬遷群眾發展產業、增加收入。大力挖掘發展沙漠旅游資源,利用八步沙林場的沙地、林地、草地等自然資源和傳統村落,打造體現“六老漢”等治沙人的當代愚公精神和幾代人治沙群體智慧。兼具黨性教育、生態研學、綠洲休閑及鄉愁記憶的“兩山”實踐創新示范生態旅游區,集中展示八步沙生態治理成果,激勵人們投身生態文明建設、筑牢生態安全屏障。“六老漢”三代人與沙漠同行近半個世紀,與風沙抗爭,久久為功,從“沙逼人退”到“綠進沙退”再到“人沙和諧”,取得了巨大的生態效益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八步沙林場“六老漢”三代人一代接著一代干,戰風沙,縛黃龍,在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實踐中,用汗水和心血譜寫了一曲讓沙漠披綠生金的時代壯歌。

        來源:中國綠色時報,記者:黃山
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更多>同類資訊

        推薦圖文
        推薦資訊
        點擊排行
        ?
        網站首頁  |  華夏一縣一品網創業服務中心  |  華夏一縣一品網全國縣級分站站長創業招募函  |  招聘  |  華夏一縣一品網商戶入駐須知  |  網站地圖  |  會員等級  |  廣告服務  |  違規舉報
        • 聯系我們

          電話:0571-86995329

          郵箱:yixianyipinshop@163.com

          微信:xiangwen6831

        • 華夏一縣一品網訂閱號

        • 華夏一縣一品網小程序

        • 云滇一縣一品訂閱號

        • 云滇一縣一品小程序

         
        任久操精品视频网站,18禁美女裸体大操特操,99美女精品高潮视频免费,女性自慰一级无遮挡毛片